2020年4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增强儿童抵抗力、保障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预防接种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
宝宝从妈妈体内获得的抗体在 3~5 月龄逐渐降至最低,此时,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普通的感染都可能发展为严重情况,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要开始接种疫苗,但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些疫苗不宜接种或需要暂缓接种。
一、哪种情况不能打疫苗?
1.身体过敏 ✖
当孩子由于过敏出现急性皮疹时,接种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机率增大,因此不适合接种疫苗。
2.心脏、肝脏、肾脏疾病 ✖
严重心脏疾病、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都属于疫苗的禁忌症,患有此类疾病的宝宝接种疫苗可能加重这些原发疾病的症状,因此不宜进行疫苗接种。
3.先天性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 ✖
患免疫缺陷的儿童对病原微生物缺乏抵抗力,接种疫苗可能引起持续感染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4.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 ✖
如大脑功能发育不全、癫痫、高热惊厥、脑炎等均不宜进行疫苗接种。特别是百白破疫苗、乙脑和流脑疫苗。
5.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急性传染病 ✖
如果宝宝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急性传染病,应暂缓接种,以免加重病情,建议完全恢复后一周再行接种。
6.感冒发烧 ✖
如果宝宝发热,也应暂缓接种。接种疫苗可能加剧发热性疾病和可能错把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当作接种疫苗出现的反应而影响以后疫苗的接种。
7.皮肤患病 ✖
如宝宝的接种部位有严重的皮炎、牛皮癣、湿疹、皮疹及化脓性皮肤病,则应在治愈后再行接种。
8.鸡蛋过敏 ✖
对鸡蛋过敏的宝宝都不宜接种流感等疫苗。
9.腹泻 ✖
如果宝宝出现腹泻,如大便比平时增多,即出现腹泻时也不宜口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10.肛周脓肿 ✖
肛周脓肿大多是由于全身抵抗力下降感染细菌引起。因此有肛周脓肿的宝宝不宜接种口服脊灰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其它减毒活疫苗也要慎重。
二、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注意些什么?
1、带上接种证,以便登记接种信息。
2、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等器质性疾病的,接种前务必要告知医生,能否接种需根据病情进行判断。
3、准确提供宝宝出生的情况以及既往病史。
三、接种后有哪些反应?如何处理?
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红肿、硬结、触痛等现象是正常的,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部分小儿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起皮疹等症状,多会自行消退。接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
出现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等,症状较轻者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只要加强观察,多喝开水,并注意保暖即可。如果出现重度发烧可遵医嘱服用退烧药,如高烧不退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注意:接种后应在医院观察半小时。
预防接种门诊:东大街与察院西街交叉口东南角
联系方式:0374—8322261